“漏鐘仍夜淺,時節(jié)欲秋分”。秋分將至,陰陽相伴,晝夜平分。古語有言:“秋分有三候。一候雷始收聲;二候蟄蟲坯戶;三候水始涸”。從“秋分三候”中躬身反思,以昂揚拼搏、磨礪篤行、平和安定的積極態(tài)度,在基層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書寫青春華章。
一候“雷收聲、萬物敗”,以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勝春朝”的昂揚之氣,砥礪前行。“雷,二月陽中發(fā)聲,八月陰中收聲,入地則萬物隨入也。”進入秋分,雷聲漸行漸遠,暑氣漸消之際,也代表著寒秋的開始。自古以來,人們在秋日常作生命易逝、年華不再的嗟噓,而劉禹錫的《秋詞》打破了這一思維固化,激勵人們在秋日也應心懷積極向上的態(tài)度。在此秋分之際,點燃心中的熱情,以更加昂揚飽滿的姿態(tài),解客戶所難,為客戶謀福祉。服務不分時節(jié),客戶需求永放心尖。
二候“蟲坯戶、防寒侵”,以“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”的磨礪之質,厚積薄發(fā)。“坯,益其蟄穴之戶,使通明處稍小,至寒甚,乃墐塞之也。”秋分來臨,天氣日漸變冷,蟄居的昆蟲開始藏入洞穴越冬,并用泥土將洞口封住以此抵御寒氣的侵襲。蟄蟲在越冬前會儲存好糧食,以期平穩(wěn)度過寒日。學習“蟄蟲坯戶”的行為,讓自己的本領“秋收冬藏”。這需要我們練就自身硬本領,從點滴小事做起,于每日工作總結中積累業(yè)務經驗,以達到“量變到質變”的成長。只有不斷總結復盤,反躬自省,才能在基層業(yè)務辦理工作中更加“游刃有余”,于枯澀寂寥的秋冬迎來新的蛻變。扎根基層,辛勤耕耘,努力做一名讓客戶滿意的“基層守望者”。
三候“水始涸、天氣燥”,以“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”的平和之態(tài),行穩(wěn)致遠。“水本氣之所為,春夏氣至,故長,秋冬氣返,故涸也。”秋分過后,降水量開始減少,氣候日趨干燥,寒涼漸重,在此之際常引發(fā)人們“涼燥”之癥。此時,不僅要在生理上抵御“涼燥”之癥,更要從心理上克服“涼燥”之癥,避免在工作中出現(xiàn)急躁的情況。于每日每事中沉心靜氣,保持平和之態(tài),讓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。“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”,這需要正確看待進退留轉,淡泊處世,靜心思考,在工作中、生活中保持平和安定之態(tài),才能處事不驚、行穩(wěn)致遠。
道阻且長,行則將至。秋分時節(jié)山色明朗,水色清秀,心也應如此。無論四季更替,“在您身邊、值得信賴”的宗旨始終未變。讓我們在秋分來臨之際,厚植心中理想,擼起袖子,讓美好年華在奮斗與奉獻中煥發(fā)出更絢麗的光彩。